- · 《宏观经济管理》投稿方[10/06]
- · 《宏观经济管理》收稿方[10/06]
- · 《宏观经济管理》数据库[10/06]
- · 《宏观经济管理》栏目设[10/06]
- · 《宏观经济管理》刊物宗[10/06]
- · 《宏观经济管理》征稿要[10/06]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复盘五月:从雷霆到雨露!(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宏观交易线索 五 、 配置策略 【了解作者】 我们上月指出,宏观环境或难支持直接熊牛切换,更有可能进入底部拉锯,最终低点可能仍未出现,未来相当
宏观交易线索
五、配置策略
【了解作者】
我们上月指出,宏观环境或难支持直接熊牛切换,更有可能进入底部拉锯,最终低点可能仍未出现,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操作思路是把握震荡性和结构性。极端回撤点位不排除出现,但一旦出现,可能也意味着买入机会。
基建:维持二季度是地产、基建政策效果的检验期,地产更偏政策交易,基建可能基本面支撑相对更强的判断,近期决策层加持基建也是重要依据。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解读美国收益率曲线变化背后的信号
通胀:3月底提示了能源资源品交易可能面临冲顶回落的波动风险,后续调整到位后仍有投资价值。
2021年3月至今的利率债牛市,是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债券大牛市的缩小版,利率下行最后冲锋或开启,社会融资需求回升是冲锋结束的信号。在稳定经济大盘的政策方针下,6月政府债发行或进一步提速,复工复产有望重新带动民间融资需求,从而制约资金面宽松格局。久期方面,6月策略宜且战且退,精选信用标的仍是占优策略。
第三,金融属性、需求预期弱化、供需缺口改善,部分产业上游成本缓和带来的机会。
二、宏观:东风渐暖
五月的市场,可以用“从雷霆到雨露”来描述。
第三,保障供应链:疫情造成的供应链冲击弱化,供应链效率提升,交运行业修复。航运修复快于物流快于航空,修复延续。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估值回归历史最低水平,底部修复概率加大,建议关注能源、电讯、科技、医药指数。
权益策略
美股衰退交易开始升温
通胀高位见顶,流动性冲击进入第二阶段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观察港股右侧信号
第二,稳经济消费链:业绩底强改善的汽车零部件高度关注。
美国核心通胀仍然保持强势,但能源大宗价格涨势趋缓,需求端有走弱迹象,叠加基数影响,可以得出美国通胀同比基本上见顶的结论。
资产层面, A股短期多重因素支持反弹,但不要期待V型反转,权重指数进入底部震荡区间,就意味着市场仍有可为结构。港股再次临近历史底部区域,能源值得重点关注,中长期配置建议关注科技、医药、电讯板块。
毋庸置疑,中国二季度经济压力大,企业二季报业绩承压,4月和5月经济数据都不会乐观。未来3个月必须大力推进政策实施力度,否则年内稳增长的效果将难以见效。
魏凤春,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投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宏观策略配置部总监,兼任MOMFOF投研总部总监,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学术研究与教学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产品分析等实务领域经验丰富、成果卓著。从业2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周期波动的框架内运用财政的视角解构宏观经济的运行,将中国经济看作一份资产,通过资本资产定价的方式来确定其价值与风险。
港股
产业层面,业绩因子可能成为重要的交易逻辑,交易因子增大成长板块配置的性价比,新能源供应链扰动缓解,上游价格回落,利润分配格局改善;基建重要性提升,增加部分消费行业在稳增长政策中的重要性;粮食安全链景气反转预期仍在,猪价反弹与政策监管;增加供应安全链政策密集出台后的效果验证决定了结构性的机会和持续性。
制造业:部分细分领域需求一直较强,利润分配格局有可能开始出现改善迹象,挖掘景气高、成本缓和的细分领域。
平台经济:3月中旬以来反复强调政策底的确认,市场有温和的估值修复行情,随着近期业绩的披露,部分公司业绩超预期,反弹持续性被强化。
三、产业逻辑:经济修复+成本改善
A股震荡中结构机会层出不穷
五月观点回顾
企业盈利:成本压力缓和
产业布局的主导逻辑由供需矛盾→外部冲击→疫情扰动生产需求→超跌反弹,后续转向经济修复+成本改善。有两条主线需要重点关注:
基于疫情缓和延续的基本假设下,在前期疫情的冲击下,六稳工作迫切性提升,国内进入一个政策密集出台和落地执行的阶段;海外通胀和美债利率阶段性高点显现,短期会有一定韧性,高通胀和美联储收缩对需求的冲击会逐渐显现。整体而言,国内环境边际上有所改善,而外部需求压力逐渐加大,股市单边大跌概率降低,但仍将呈现偏向震荡,债牛或进入尾声,股债性价比偏向股。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管理》 网址: http://www.hgjjglzzs.cn/zonghexinwen/2022/0531/736.html
上一篇:伊之密董秘:公司主要产品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
下一篇:逐项细化确保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