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投资笔记|不偏不倚!配置不可忽略的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港股上周震荡企稳,南向资金继续逢低买入,我们依然维持港股在底部配置区间的判断,近期观察港股的筑底信号。行业方面,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资讯科技录得涨幅前三,受国际能

港股上周震荡企稳,南向资金继续逢低买入,我们依然维持港股在底部配置区间的判断,近期观察港股的筑底信号。行业方面,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资讯科技录得涨幅前三,受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停贷事件尚无明确解决方案等影响,能源、公用事业、地产等板块下跌明显。从盈利来看,盈利方面小幅调降,整体还在底部区域,变化不大。

上周A股市场情绪波动加剧,宽基指数整体下跌。科创50一枝独秀,周度上涨6.28%。风格板块中成长相对占优,消费继续震荡,周期、金融和稳增长主题则大幅下跌。地缘政治风险阶段性成为权益市场主线,电子(6.4%)、计算机(2.5%)、国防军工(1.7%)领涨。对电子和计算机,主要受地缘政治事件催化,美国参众两院通过芯片法案,推动芯片制造回流美国,减少对亚洲制造商的依赖。在外部限制加剧的背景下,供应链安全更得到重视,加速电子、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

财政支出驱动的资金面超额宽松大概率逐步退坡,但下半年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偏宽格局,由于3Y-1Y的期限利差相对较高,故而利率债仍推荐2-3年骑乘策略;信用方面关注3年左右高等级信用债,票息叠加骑乘收益或是相对较好的投资策略。

债券:财政投放对资金面的支撑大概率逐步退坡

我们在三季度策略报告中指出,Wind全A估值难以持续突破10年均值。过去10年内wind全A估值持续突破中位数的情景分别是2015年年初与2020年5月。当时,要么是国内流动性超量宽松,要么是经济强劲恢复推动的牛市场景,目前这两个条件均不具备。我们继续维持7月月度报告的判断,wind全A估值中枢在未来可能继续下移。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反弹-震荡格局维持!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位于景气临界点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环比均下跌至低于临界点水平。供给端和需求端下降都比较明显,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3.0和1.9个百分点。价格指数出现了坍塌式的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下降11.6和6.2个百分点,价格波动下部分企业观望情绪加重,采购量指数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

宏观策略系列往期回顾: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稳中求进!波动中适当布局

2港股策略:短期可能跟随A股权重股企稳,整体依然维持大周期底部配置区间判断。

从增长、通胀、流动性与政策宏观分析四要素来看,影响国内资产的宏观因素聚焦在增长上,经济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是最大的问题。对海外资产来看,则是滞胀与衰退的次序问题。具体来看:

五、配置策略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配置策略:以业绩为王!短期情绪指标显示A股调整压力,二次探底概率加大

国际关系局势可能的动荡或引发市场对海外需求的担忧。近期家电、新能源等海外收入占比较高板块调整正在反映资金对此的预期,短期市场逻辑仍围绕国内需求为主的板块,经济相关度低的军工、半导体、TMT交易热度或将持续。短期行情主要受情绪驱动,长期行情还需技术突破和产业趋势的推动。短期上涨之后,中长期大概率仍会震荡筑底。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 当前投资策略原则:兵贵神速!

基金经理投资笔记|步步为营,巩固收益!

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释放不足、价格回落拖累高耗能、周期行业景气度走低是制造业PMI走低的主要原因,经济修复斜率最大的时点已过。三季度是稳增长重要窗口期,政策推升服务业消费复苏,但近期疫情的反弹压力影响复苏节奏。投资端政策的落实也需要强化,经济复苏前景仍有波折。

7月美国非农数据大超市场预期,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就业人数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服务业如休闲酒店、医疗、教育、建筑、耐用品制造等就业增长明显。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3.5%,劳动参与率降至62.1%,劳动力市场仍处于紧缺状态,工资环比微增,通胀黏性依然存在。结合前期公布的ISM非制造业创出新高。9月加息预期升至75bp,8月以来,彭博市场隐含未来12个月加息预期从2.0%附近抬升至3.8%左右。我们一直认为前期美股市场对于衰退来临后联储提前结束紧缩的预期过于乐观,恐面临修正,美股再度面临调整压力。

上周海外对美联储后续加息节奏预期的边际放缓推动美股阶段性反弹,这显然是过于乐观的行为。在OPEC+小幅增产的催化下,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原油价格出现大跌彰显对未来衰退交易的预演。国内制造业PMI数据再度回落至景气区间以下,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前景有一定的担忧,债市受益明显。A股整体处于震荡行情中,市场热点切换频率加快。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管理》 网址: http://www.hgjjglzzs.cn/zonghexinwen/2022/0808/752.html



上一篇:“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及债券市场机遇研讨会”成
下一篇:英伟达财报“雪崩”说明了什么

宏观经济管理投稿 |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宏观经济管理版面费 | 宏观经济管理论文发表 | 宏观经济管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